【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榮譽理事長白秀雄一行人 就台北市公共住宅與社會福利用途的運作模式與經驗交換意見】
今日(2015/11/25)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榮譽理事長白秀雄先生率領相關社福團體包含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中華民國紅心字會、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育成基金會、乘風少年學園、勵馨基金會、聲暉協會、台北市學習障礙者家長協會等代表一行13人前來市府拜會。社會局許立民局長及都發局羅世譽主秘陪同,雙方就台北市公共住宅與社會福利用途的運作模式與經驗交換意見。
該聯盟自2013年開始進行【社福團體活化公有閒置空間正策倡導計畫】,研擬社福團體再利用公共閒置空間之可能性;本次拜會主要是互相討論台北市的公共住宅推動之策略建議。
台北市自柯文哲市長上任後,即提出4年新建2萬戶,8年興建5萬戶的目標。2015/10/01市府召開臺北市公共住宅委員會第一次大會並於2015/10/08辦理首都圈論壇-公共住宅政策,提出台北市公共住宅政策,實乃放諸於首都圈(北北基桃)整體發展而佈局,有別於過往的國宅興建,將提供新型態的住宅文化實踐場域,包含有托嬰托老的公共服務、永續安全的智慧社區、通用無障礙優質宅以及藝術導入的生活場域。
在興建公共住宅方面,市府團隊選定45處公宅基地,每處公宅基地提供便利且綠色環保的運具與大眾運輸工具,並提供托嬰、老人長期照護等社會福利服務。其中,6處基地將作為示範性智慧社區,包含南港區東明公共住宅、信義區廣慈博愛園區、信義區六張犁營區AB街廓基地、內湖區瑞光市場基地、萬華區青年營區、大同區明倫國小基地,將智慧科技應用於設計興建與管理維護。
市府政策規劃擬提供60%總戶量為一般戶;30%總戶量提供為社經弱勢身分者;10%戶數為實驗型之居家照護,如信義區六張犁營區AB街廓基地位於台北醫學院旁,將與醫療設施結合,設計一棟建築物作為智慧化年長者健康住宅。此外,文山區興隆一期公宅提出24戶住宅單元,與科技部長期合作智慧型電網計畫(NEP-II)合作推動【智慧型電網0期】實證計畫,以科技運用讓家戶節能。
在大家進一步交換意見之後,我也向白秀雄老師表示,市府正推動住宅專責機構【住宅處】加速興建公共住宅;以及公共住宅管理照顧一條鞭制度,將【平價住宅】維管納入【公共住宅】,並擬成立100%官股之【公宅維護管理公司】進行經營管理,兩案目前均已送市議會審議中。至於公共住宅的租金政策原則為市價85折,依不同收入之分級,給予不同之租金折減,減輕市民負擔,至於低收入戶入住公共住宅租金差額則由市府編列預算予以補貼。
台北市人口結構已邁向老年化,市府公共住宅之【年長者健康住宅】,可考量【以屋養老】,亦即將老人的自宅交由市府的公宅管理公司經營,換得居住於【年長者健康住宅】內。今日的會談,市府與聯盟成員大家共同相互打氣,白秀雄理事長為台北市民選市長之第一任副市長,他特別提到當時他的辦公室,正是我現在的辦公室,白秀雄理事長讚嘆辦公室變得不一樣了,尤其是牆面上諾大的台北市都市計畫圖,結束後,我們一起合照,互為紀念。